“真沒想到,多年的同事丁某會挪用這么多錢,震驚之余,一定要從中汲取深刻教訓,牢固樹立廉潔意識,守好紀法底線!”9月30日,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稅務系統警示教育大會上,伊莊稅務分局一級行政執法員劉鯤鵬感慨地說道。劉鯤鵬口中的丁某是銅山區稅務局第一稅務分局四級主辦,在銅山區紀委監委跟進監督稅務系統現金稅費大檢查工作中,丁某主動到紀檢監察機關投案。
丁某的主動投案得益于該區紀委監委開展的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工作,把嚴的主基調傳遞到基層末梢。去年以來,銅山區紀委監委共立案違紀違法案件1154件,給予黨紀政務處分959人。去年年底,銅山區紀委監委獲評江蘇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
“去年春節過后,我們抓住區稅務系統現金稅費大檢查工作契機,不斷夯實金融領域作風建設,持續釋放‘不敢腐’的強大震懾。”銅山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一紀檢監察組組長曹英遠分析,“在對‘待報解車購稅專戶’進行賬務審查時,丁某就表現出了異常焦躁不安,不久她就主動投案,并交代了自己挪用公款的違紀違法行為。”
“待報解車購稅專戶”,是指稅務部門在指定商業銀行開設的專門用于車輛購置稅款臨時性收納及報解國庫的銀行賬戶,是一種只能轉入,不能轉出的專戶。那么,丁某又是怎么挪用賬戶中的資金的呢?
銅山區紀委監委經過進一步調查,查清了丁某的操作手段及相關制度漏洞。有一次,工作人員誤把其他稅款劃入“待報解車購稅專戶”。丁某按照相關負責人安排,持專戶公章和個人印章到銀行辦理退款手續,取出了誤繳的稅款。這一操作讓追求奢侈生活而早已深陷“以貸養貸”泥沼的丁某發現了監管漏洞。于是,她便照貓畫虎,嘗試將專戶中的稅款轉移到自己的銀行賬戶,再利用專戶匯解國庫空窗期,使用新收取的稅款填補之前挪用的虧空。自以為這樣操作可以神不知鬼不覺,然而丁某無休止的高額消費卻讓她挪用的“窟窿”越來越大,以至于把自己陷進了循環挪用稅款的無底深淵。丁某最終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并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三年。
從查辦丁某案件之前,銅山區紀委監委就開始謀劃以案促改、以案促治、以案促建工作。“通過深入剖析,我們發現匯解國庫空窗期讓車輛購置稅變為征稅人員的‘臨時周轉錢包’,而單位公章管理混亂、監管部門核賬頻次低,都為專戶管理人員隨意支取專戶資金提供了可能。”案件主辦人陳超總結說,“這些漏洞必須從源頭上進行堵塞,隨即,我們向案發單位區稅務局下發了紀檢監察建議書,‘室組’聯動跟進監督,確保此類問題不再發生。”
去年6月,銅山區紀委監委干部進村入戶走訪時,常年生病的張大爺指著手里的收費明細訴苦道:“為啥咱衛生院給的這張片子要比隔壁鎮衛生院的貴十幾塊錢呢?對于我這種常年看病、家庭又不富裕的人來說,一年累積下來,多花不少錢呢!”
“群眾利益無小事,鄉鎮衛生院加價銷售醫用耗材增加群眾負擔這種群眾身邊腐敗和不正之風必須一查到底、堅決糾治。”銅山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韋洪濤說,按照國家規定,公辦醫療機構醫用耗材的收費必須“零差價”。銅山區紀委監委立即行動,一舉查清了該鄉鎮衛生院違反物價規定、過度醫療等問題,并給予該衛生院副院長鹿某政務警告處分,同時向涉事衛生院開列問題清單,督促照單整改,持續跟蹤問效。
加價銷售醫用耗材是個例還是具有一定普遍性?全區73家醫療機構是否還存在類似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為了摸清情況,銅山區紀委監委以涉醫惠民政策落實為切入口,圍繞群眾看病就醫是否方便、醫保政策是否落實、行風建設是否廉潔等關鍵點,采用調取數據資料、入戶走訪、電話回訪等方式,深入了解就診病人基本情況、診療項目、診費支出以及醫保報銷等情況,收集群眾意見建議。同時詳細梳理近年來巡察移交及信訪舉報中群眾反映的看病就醫問題,發現共性問題線索20余條。
“群眾盼的事就是我們要干的事。”全區涉醫惠民領域專項治理由此展開。
專項治理以來,公立醫院醫用耗材加價銷售、醫務人員開單提成、醫保中心違規報銷等問題得到了有效糾治,銅山區紀委監委督促區醫保、區公安等部門追回醫保基金744.37萬元,立案查處28人,5名欺詐騙保人員被移送司法機關。同時,銅山區紀委監委結合案件查辦情況,及時向衛健、醫保部門下發紀檢監察建議,堵塞制度漏洞,推動形成便捷就醫、明白就醫、安全就醫就在身邊,讓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高質量的醫療服務。
“何橋鎮這4位老年人已經年滿80周歲且都超過3個月了,但他們并沒有按照政策要求享受尊老金福利……”今年5月,銅山區紀委監委在對“陽光養老”等資金信息監管平臺開展日常監督時,發現了這一問題線索。該區紀委監委隨即向何橋鎮紀委推送問題線索并要求派出監察員辦公室跟進監督。一個月后,老人們都領到了尊老金。
這種精準發現、高效處置的工作方式得益于該區紀委監委積極探索將“大數據”融入監督執紀全過程。近年來,銅山區紀委監委建設了高標準的大數據研判中心,與區農業農村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等20家單位實現全方位對接,將70條資金線納入“智慧紀監”大數據監管平臺,實現了紀檢監察機關對惠民資金線從立項、審批再到撥付的全流程監管。
“我們通過‘線上’監督模式延伸監督觸角,可以實現問題線索快速精準捕捉,而后及時跟進查看臺賬、調閱資料、實地訪談等‘線下’監督措施,就可以在糾治責任主體政策解讀不全面、補助資金不到位、服務不及時、審批程序不規范等問題上迅速發力。”銅山區紀委監委監督工作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尤其是今年以來,疫情讓眾多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受到不小的影響,各項惠企政策是否在第一時間傳達到企業至關重要。銅山區紀委監委緊盯營商環境建設,瞄準減稅降費、金融服務、用工支持、降低成本等重點工作,充分發揮信息化監督平臺作用,推動惠企政策直達終端,確保企業能夠“找得到、讀得懂、用得上”。
“如果不是咱紀委監委同志督促企服平臺及時推送相關政策信息,像我們這樣的鄉鎮小企業真不知道貸款利息還可以減免。你看,遞交申請還不到兩個星期,我就拿到了補貼。”在今年的營商環境督查回訪中,位于大許鎮的一家食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向區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展示手機上收到補貼的短信提醒。
通過全程在線監督,惠企政策兌現過程中出現的“難、慢、遲、繁”等問題被逐一糾治,相關部門在落實惠企政策上,更加“準、快、實、優”。今年以來,銅山區紀委監委推動解決涉企訴求9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