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鄉鎮衛生院外科主任李某經常要求患者到其他醫療機構做檢查,你們可得管管這事……”在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紀委監委信訪接待窗口,來訪群眾朱某向工作人員反映一起過度醫療問題。
背后是否存在利益輸送?為確保實名舉報“查得快”,銅山區紀委監委開啟信訪件辦理“閃轉”模式。“收到信訪室推送的線索后,我們立即成立調查組對該問題進行初核。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多次與朱某溝通,及時向他反饋了調查處理情況。”負責辦理此案的區紀委監委派駐第五紀檢監察組組長鹿丙峰說。
經查,朱某反映問題屬實。李某為增加個人收入,利用工作之便,介紹不需要做檢查的患者到其他醫療機構檢查,并從中收取提成,增加了群眾醫療負擔。李某因此受到黨內警告處分,違紀所得已被收繳。
這種“閃轉”模式,得益于該區紀委監委建立的信訪件精準分類處置機制。區紀委監委信訪室嚴把信訪舉報篩選分類關,對業務內信訪舉報件,實行“紅、黃、藍”三色分類管理督辦機制,將涉及“三資”管理、涉醫惠民等專項整治重點工作的信訪件確定為紅色典型件;將可查性強、影響政治生態的區管干部信訪件設定為黃色重點件;將破壞營商環境、涉及安全生產、環保督察等易造成社會影響的信訪件設定為藍色緊急件。
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介紹,根據信訪舉報件被反映人的層級、可查性、涉及的重點領域進行篩選分類,不僅為承辦部門指定了調查重點,還為信訪舉報部門后續的督查督辦、綜合分析夯實了基礎。
那么,對于群眾反映的過度醫療問題,到底是個案,還是民生領域的“微腐敗”?朱某的信訪件查結后,區紀委監委信訪室會同黨風政風監督室對數據信息進行“碰撞”比對,發現李某的案例并非個案,類似的信訪舉報有29件之多,問題反映比較集中。聚焦主要問題、主要崗位、主要環節等要素,信訪室形成了專題分析報告,隨后,銅山區紀委監委在全區范圍內推動開展涉醫惠民領域專項治理。
專項治理以涉醫惠民領域突出問題為抓手,綜合運用信訪舉報、巡視巡察、“智慧紀檢”大數據比對、專項審計、12345熱線等途徑對全區涉醫惠民領域的信訪件進行大起底,推動涉醫惠民領域專項治理工作深入開展,先后追回醫保基金744.37萬元,立案查處28人,有效糾治違規報銷、醫務人員“開單提成”、醫用耗材加價銷售等問題。
“我們立足信訪舉報反映最集中、最強烈的問題,做好信訪件篩選分類,服務精準監督、靶向施治,以小切口解決民生大問題。”銅山區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