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寫審理報告時要嚴謹規范,突出體現黨內審查特色,善于運用紀律和法律語言,全面客觀表述被審查調查人違反‘六大紀律’、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違法犯罪問題,實現紀律和法律‘雙施雙守’。要準確概括和評價違紀違法行為的本質和特點,注重把政治成因和政治影響揭示出來、深挖到位。”10月20日,銅山區紀委監委審理室主任闞志強拿著審理報告,為前來參加輪訓紀檢干部講解審理報告撰寫的要點。
今年以來,區紀委監委為切實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素養,著力提升紀檢監察干部的監督執紀問責的能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紀檢監察“鐵軍”。像這樣的案件審理輪訓已經舉辦多輪,為的就是進一步強化全區紀檢監察干部案件審理能力,提升審理素養。
案件審理在審核審查調查部門辦案程序是否合規合法的同時,也需注重自身程序合規合法,嚴格按照規定時限內審結,即形式審核應在受到移送材料之日起三個工作日內完成,案件審理應在受理后一個月內完成并形成審理報告。同時案件審理是案件的最后一道關口,也是決定案件質量的重要關口,每一個證據都與案件質量息息相關,審理工作就是要把好這個關口。案件審理輪訓不僅重理論,更重實戰,讓輪訓干部參與到案件的審核、審理談話、案件審議等具體環節,幫助其嚴格按照審理工作要求把好證據關、定性關、量紀關,提升業務能力。為提高輪訓針對性,審理室梳理2020年以來送審案件易錯點、易混淆點,在實際的案件審理中逐一為輪訓人員答疑解惑,使培訓由“大水漫灌”變為“精準滴管”。“闞主任的講解,為我們詳細梳理了審理流程,有利于同類案件的查辦,收獲滿滿。”新入職的第四紀檢監察室賈繼飛由衷的稱贊到。
同時,為確保每名前來輪訓的紀檢監察干部審理輪訓取得實效,審理室還在案件討論會結束后進行隨堂測試,全面了解輪訓人員知識掌握情況,督促做好日常學習。“每次的審理輪訓都是結合具體案例,不僅注重培訓實效,還注重輪訓方式,會后測試更是讓我對案件審理流程、規范使用審理文書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今后的工作使用起來也會更加得心應手。” 棠張鎮紀委委員劉繼輝說到。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形成案件審理部門與相關單位和部門協作配合的雙循環機制,形成一體推進的合力。”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楊傳金表示,一方面打通案件審理與監督檢查、審查調查、警示教育、問題整改、追責問責等各個內部環節,加強紀檢監察機關內部的溝通協作和信息共享,強化成果運用,另一方面以提高案件質量為核心,通過多種方式組織開展審理業務培訓,采取以案帶訓、跟班輪訓等方式,提升基層紀檢監察干部業務能力,鍛造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通的紀檢監察干部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