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監督對象中,村(社區)黨組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須積極創新方式方法,從細微處著手,努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焦點、難點問題,真正做到把‘政治體檢’與基層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切實增強政治監督效果!笨h委第一巡察組副組長彭海峰在嵐山鎮對村(社區)巡察時如是說。
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睢寧縣對村(社區)實施“多元”巡察,注重解決“怎么巡、巡得好”的問題,著力營造風清氣正的鄉村新環境。截至目前,已完成253個村(社區)的進駐巡察,村(社區)巡察覆蓋率達到63.2%。
以“兩個清單”明晰對村(社區)巡察的著力點。制定《村、社區巡察監督正面責任清單》,巡察組在巡察過程中梳理匯總村(社區)黨組織必須履行的5大類27個職責,同時也為巡察機構明確了工作指向及巡察具體內容。制定《村、社區巡察監督負面問題清單》,詳細列舉了對村(社區)巡察過程中發現和梳理的5大類108個突出問題具體表現和典型實例。“兩個清單”進一步明確巡察政治監督的著力點,各巡察組按照“兩個清單”,結合被巡察黨組織的職責使命,既做到全面查、不缺項,又做到找關鍵、抓要害,發現被巡察黨組織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和原因,杜絕了發現問題千篇一律、流于表面。
以“三個必查”強化對村(社區)巡察的硬手段。在對村(社區)巡察中,通過查閱“三資”管理臺賬、財務票據,看村干部是否存在隨意處置轉賣、侵占集體資產資源等情況,是否存在利用職務之便以權謀私、貪污挪用、虛報冒領等;通過查訪黨員群眾代表、村務監督員、離退體老干部等,看黨務、村務、財務等是否公開及時、全面,是否公平公正處理群眾合法利益訴求,是否在村級發展中起到先鋒模范作用等;通過查驗核實在村(社區)實施的基建項目和產業項目,看是否因地制宜培育產業發展壯大村(社區)集體經濟,是否違背群眾意愿超范圍、超標準向群眾籌資籌勞,加重群眾負擔等。
以“三項研判”提升對村(社區)巡察的精準度。加強巡察成效對比分析研判,對巡察“回頭看”單位歷史遺留問題與新近發生問題,前后變化進行對比分析,評估整改成效,明確責任界定,深挖問題根源,查找制度缺失。加強傾向性、根本性問題分析研判,從深化改革、健全制度、加強監管等層面提出解決思路和有效路徑,在對村(社區)巡察中,針對農村集體專業合作社運營、省定經濟薄弱村脫貧攻堅相關問題,分別形成專題巡察報告,有效提升對村(社區)巡察監督精準度。加強問題線索分析研判,對缺乏書證的問題線索,用多種方式、多條渠道相互印證核實;對重大問題線索,深入了解,必要時按程序由案件檢查科室協助調查,有效提升問題線索的可查度和成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