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區紀委監委高站位部署、高標準學習、高層次宣講、高水平推進、高質量為民,推動黨建工作落細落實。
一、高站位部署,建章立制促長效。領導高度重視,將黨史學習教育當做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一是強化組織領導。3月成立區紀委監委機關黨史學習教育領導小組,召開黨史學習教育動員會,制定黨史學習教育的實施方案和重點任務分解表,組建以委領導、各支部書記為主要成員的宣講團,切實把黨史學習教育同紀檢監察工作緊密結合。二是堅持領導帶頭。6月25日,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周明勇為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講授黨史學習教育專題黨課。7月1日,委領導班子帶領所在支部黨員分別到才沃村、鹿莊社區、東段莊村和韓園社區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與“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的老黨員和鎮(街道)、村黨員干部共同收聽收看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實況直播,并分享心得感悟。7月2日區紀委常委會迅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充分發揮促學帶學的作用。三是加強基礎保障。訂購重點學習資料和黨史學習教育筆記本發放至各支部,滿足黨員學習需求,目前102名黨員均已配齊必讀書目。按照區委學教辦要求,及時印制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精神、徐州黨史、賈汪黨史等宣講材料,保障黨史學習教育有序有效開展。
二、高標準學習,筑牢思想強基礎。區紀委監委“引領學、同步學、不停學”,做到學習教育常態化、學習對象全覆蓋。一是以上率下引領學。每月制定領導班子學習計劃表并至少組織集中學習1次,打造“觀看視頻+集中研討+輪流領學”學習模式,堅持先學一步做表率、深學一層求實效。5月12日至14日,區紀委監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利用三天時間開展集中學習,以領讀原文深入學、老師授課系統學、夜校集中自習學、觀看視頻生動學、研討交流促進學、閉卷測試檢驗學的“六學模式”,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在紀檢監察系統持續“升溫”。區紀委監委領導班子已開展集中學習5次。二是“線上線下”同步學。線下,8個黨支部每周組織支部黨員集中學習1次,共開展集中學習104次。線上,鼓勵黨員用好“學黨史H5”、“賈汪清風”微信公眾號、賈汪清風網等平臺,每天自學30分鐘以上。推出“學黨史H5線上打卡”活動,開設“黨史百科”“百年影像”“黨史大事記”等欄目,每天更新黨史H5學習內容,并對黨員打卡情況進行統計,督促黨員自學情況,已更新H5內容80余次。在“賈汪清風”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黨史學習教育學習內容、不定期推送黨員學習心得體會及專題活動內容,累計發布黨史學習教育相關內容62篇。同時,要求黨員撰寫心得體會,做好學習標識,全委103名黨員已累計撰寫學習心得體會420余篇。三是辦案一線不停學。成立辦案臨時黨支部,將黨支部建立在辦案一線、黨史學習教育帶進辦案一線,確保抽調參與辦案工作的黨員能夠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截至6月底,共成立臨時黨支部4個,涵蓋黨員干部63人,召開黨史學習教育臨時黨支部會議12次,撰寫學習心得體會126篇,讓黨史學習教育不漏一人。
三、高層次宣講,“三+三有”延觸角。區紀委監委從黨史學習教育重點和各層面需求出發,延伸宣講觸角。一是“內+外”,宣講有深度。對內,成立由班子成員、各黨支部書記14人組成的區紀委監委黨史宣講團,形成主要負責同志對全體紀檢監察干部講、班子成員在所在黨支部講、黨支部書記對黨員講的宣講模式。截至7月上旬,主要負責同志開展宣講3次,其余班子成員共開展宣講10次,各支部書記共開展宣講16次。對外,班子成員進村入社開展宣講。6月9日,區委常委、區紀委書記、區監委主任周明勇到茱萸山街道才沃村,為32名黨員群眾宣講賈汪區運河支隊歷史和黨的紀檢監察史,同時向在場的10名黨員群眾送上黨史學習教育系列圖書,與黨員群眾代表一同包“廉”粽。其余班子成員進村入社開展宣講10余場次。二是“講+測”,宣講有實效。邀請黨校宣講團成員開設“學黨史、講政治、跟黨走”宣講課堂,分總書記關于黨史學習教育重要論述、“開天辟地—共產黨成立”、“槍桿子里面出政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民族危亡關頭的國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戰、新中國建設的曲折探索和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偉大轉折、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和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紀檢監察史8個課時進行系統宣講,每次宣講結束后開展一次隨堂測驗,確保宣講實效。自3月以來,已宣講4場次、120余名紀檢監察干部參與。 三是“景+感”,宣講有新意。組織黨員先后至臥龍泉抗戰景區、淮海戰役碾莊圩戰斗紀念館、馬莊村委會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實景宣講,并要求黨員根據宣講內容撰寫心得感悟185篇。5月7日,機關第二黨支部11名黨員到北郊公園集體瞻仰運河支隊抗日烈士紀念碑開展“問+講+悟”活動。隨機對每名黨員進行快問快答,并錄制“快問快答”小視頻;在園內運河支隊抗日烈士紀念碑前,機關第二黨支部書記王晶宣講了運河支隊成立的背景、發展歷程及該支隊在浴火年代的斗爭史實;集體瞻仰紀念碑后,全體黨員一同分享了此次活動感悟。
四、高水平推進,出新入心創亮點。區紀委監委深化“三類課堂”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新載體閃現新亮點。一是上好“趣味運動課”。采取“健步走+闖關答題”的方式進行黨史學習,4月1日,組織黨員60余人在督公湖舉辦環湖健步走“黨史知識競賽”活動。以黨史教育動員會、黨史課和集中學習有關知識作為題目,在5公里的賽道上設置3個問答關卡,進行知識競賽。先走到關卡的前15人,隨機抽2個題目并限時作答,每答對1題,獲得1張通關卡,答錯不給。到達終點后,以每人累計通關卡數作為最終評獎依據,最終一等獎2人、二等獎5人、三等獎8人。二是上好“風采展示課”。鼓勵青年黨員干部學百年黨史、展青春風采,4月底,舉辦“青春向黨 奮斗有我”青年干部論壇,全區紀檢監察系統35歲以下40余名青年干部走上講臺,圍繞學好百年黨史、傳承紅色基因,暢談工作、思考和體會。最終16名青年干部進入決賽,8名同志獲獎。同時,依托“賈汪清風”微信公眾號推送優秀講稿8篇,讓更多黨員干部群眾觀青春擔當、感黨史精神。三是上好“文化藝術課”。編排紅色劇本,拍攝《賡續運河支隊情 傳承百年英雄魂》《鳳凰涅槃》《刀尖上起舞的洗衣女工》《紅色傳承》《永遠的紅色記憶》等5個黨史節目視頻,以情景重現的形式,展現愛國主義精神。6月28日,《鳳凰涅槃》亮相市紀委監委組織的“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 百名紀檢監察干部話黨史”文藝匯演,該節目通過旁白朗誦、手繪沙畫和舞蹈表演的形式,講述了運河支隊女情報員王脈鳳烈士的英雄事跡。
五、高質量為民,排憂解難做實功。區紀委監委立足本職,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辦到群眾心坎里。一是下沉一線集民意。主要負責同志先后5次率隊到茱萸山街道、徐州工業園區等地8家企業實地走訪,現場了解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建議。組織8個黨支部的103名黨員干部進農村、進社區,累計走訪群眾900余人次,召開征求意見座談會22場次,征集意見建議300余條。經討論研究,共列出15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二是項目包掛紓民困。26個內設科室(派駐、巡察組)分別對15個“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進行包掛,對照被監督單位職能職責,明確推進舉措、目標成效等。對于能迅速處理的,及時督促責任單位予以解決;對于不能立即解決的問題,列明推進時限、劃分推進責任,并對“組織不得力、推進不到位”的單位下達整改通知書。三是“三個聚焦”解民憂。聚焦基礎設施完善,實施“群眾‘出題’我‘答題’”項目,對路燈破損、道路硬化養護及排洪溝渠清理等問題,先后向茱萸山街道、大泉街道等地的12個村(社區)移交責任清單50余項,推動完成硬化村內道路3000余平方米,更新路燈700余盞,清理排洪溝渠2000余米,建設9個電動車充電樁示范點,建成充電樁107組,建設小山子村群眾文化休閑廣場1處,許陽村雨污分流工程和中澗溪自然村生產路工程,新設新泉社區 “閆村黨群服務點”1處。聚焦特殊群體社會救助福利政策落實,幫助257名高齡老人、818名殘疾人、35名困境兒童享受到了社會救助福利政策。聚焦拆遷安置房權益保障,通過實地走訪12個安置房小區,抽查70余項安置房工程資料及信息臺賬,推動完成38個安置房小區的房產證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