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改革的促進派和實干家,離不開鼓勵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環境。江蘇省紀委監委堅持嚴管和厚愛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具體化、規范化落實“三個區分開來”,落細落實容錯糾錯、澄清正名、精準慎重問責等舉措,以有力監督壓實擔當責任,以匡正風氣促進敢作善為,推動形成激濁揚清、干事創業的良好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更為廣泛的奮斗力量。
嚴管有“尺度”,以問責促盡責
嚴肅規范精準慎重用好問責利器,推動問出動力、問出溫度、問出實效,是推動“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范化的必然要求。江蘇省紀委監委協助省委制定出臺《關于進一步嚴肅規范精準慎重問責的指導意見》,提出堅決扛起問責政治責任、準確把握問責關鍵問題等4方面12條具體舉措。省紀委監委將推動嚴肅規范精準慎重問責作為今年監督工作要點之一,督促推動各級黨組織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相關指導意見,發揮問責的糾偏糾錯和正向引導作用,推動各級黨組織和黨的領導干部更好擔當作為。
一方面,對改革中出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抓早抓小,及時糾錯。準確運用“四種形態”,在用好第一種形態上下功夫,對黨員干部在作風紀律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或者輕微違紀問題,及時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予以誡勉,讓一時糊涂的黨員干部迷途知返。
另一方面,對拖延阻礙改革、造成嚴重后果和惡劣影響的人和事嚴肅追責問責。把“三個區分開來”重要要求落實在查辦的每個案件中,完整準確全面把握,堅持嚴管打頭、精準區分,對亂用、濫用權力的瀆職行為,不用、棄用權力的失職行為,嚴肅追究責任。
“這個案件被處分的三人應承擔的責任大小區分不夠清晰”“這份文書沒有寫清被處分人履職不到位的具體情形”……近日,江蘇省紀委監委對部分設區市、縣(市、區)紀檢監察機關開展案件質量專項評查,邊閱卷邊調研,開展“集中會診”。
今年以來,為進一步做好案件質量提升工作,江蘇省紀委監委以開展機動式案件質量評查為抓手,及時發現糾正市縣辦案質量問題,將問責工作情況作為重點評查內容之一,持續深入推動問題整改,推動規范、慎重、準確問責。截至目前,已對泰州市、徐州市、蘇州市的案件質量開展機動式評查,其中,對蘇州市紀檢監察機關(機構)去年辦結的案件進行了全覆蓋評查。
堅持精準容錯,為“擔當者”擔當
改革有風險,探索過程中可能出現失誤。江蘇省紀委監委指導各地探索建立能落地、易操作的容錯糾錯機制,細化容錯情形、優化容錯流程,推動容錯糾錯工作精準化、規范化、程序化,形成敢容真容、嚴格糾錯的良好氛圍。
各地紀檢監察機關緊盯重點領域、重點工作、重點任務,綜合考慮動機態度、客觀條件、程序方法、性質程度、后果影響和挽回損失等情況,對該容錯的大膽容錯,鮮明樹立“為擔當者擔當、為負責者負責、為干事者撐腰”的工作導向。
以宿遷為例,市紀委監委創新建立評主觀動機、評工作依據、評決策過程、評社會影響、評事后態度的“五評”工作指導口徑,既防止拿容錯搞紀律“松綁”,又確保真容錯、敢容錯。
在服務保障改革落地見效過程中,江蘇多地積極探索重大事項廉潔風險報備機制,著力破解制約“干部敢為”難題堵點,扎實推動容錯免責從“事后認定”向“事前備案”,為大膽改革創新“兜底賦能”。
太倉智匯谷·科技創新園是以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數字經濟產業為主,集研發、展示、交流一體的創新型科技產業園。招商引資之初,園區吸引的多為中小型科技企業。在為企業辦理營業執照時,是否可以放寬登記場所限制,允許企業將科研與生產結合運營?不放寬企業難落戶,一旦放寬登記是否會被“打板子”?……這些問題一度讓園區招商專班顧慮重重、放不開手腳。
太倉市紀委監委研判后認為,在相關規定未明確禁止的前提下,放寬登記旨在服務全市重大戰略,符合鼓勵干部干事創業的相關規定,同意對“放寬登記”事項進行風險報備。同時,太倉市紀委監委推動相關部門建立審管聯動機制,強化跟進監督。目前,園區已簽約落戶企業32家,意向落戶企業11家。
澄清有力度,卸包袱增干勁
今年7月,連云港某市級機關一名干部因工作成績突出,被提拔為副處級干部。然而去年11月發生的一次不實舉報,卻讓她感到委屈、焦慮,干工作也沒了勁頭。接到舉報后,該市紀委監委派駐第十三紀檢監察組多方走訪、調查取證,最終確認反映的違規報銷差旅費問題失實。隨后,紀檢監察組來到該同志所在單位進行當面澄清,消除負面影響。澄清后,這名干部放下思想包袱,重拾干勁。去年以來,該市紀委監委先后為196名干部澄清正名,跟蹤回訪134人,已有13人被組織提拔或重用,5人立功或受到嘉獎。
為“為民擔當者”澄清正名,是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有效途徑。江蘇省紀委監委與省委組織部聯合出臺失實檢舉控告澄清工作辦法,建立常態化澄清機制,明確“應澄盡澄”的內容范圍、實施主體、澄清方式和流程規范。今年以來,全省紀檢監察機關綜合運用書面澄清、當面澄清、會議澄清、通報澄清等方式,為受到不實舉報的525名黨員干部和12個黨組織澄清正名。
江蘇紀檢監察機關堅持澄清查誣一體推進,堅決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對經調查認定構成誣告陷害的,依規依紀依法追究誣告陷害人的責任;對手段惡劣造成不良影響的、嚴重干擾換屆選舉或者干部選拔任用的,從嚴從重處理。今年以來先后查處誣告陷害行為7起。
“周建清身為黨員領導干部,理想信念喪失,紀法意識淡薄,政治品行惡劣,多次匿名誣告他人進行打擊報復……”去年年底,南通市通州區紀委監委的一則通報在當地引發廣泛關注。經查,該區人大常委會原委員周建清認為一名同事日常工作不尊重自己,便捏造其在單位采購中吃拿卡要等問題,并指使他人多次匿名舉報。
公開“點名”通報,釋放了嚴懲誣告行為的鮮明信號。結合周建清存在的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該區紀委監委給予其開除黨籍和開除公職處分。
厚愛有“溫度”,推動“有錯”變“有為”
“回訪教育,讓我認識到履責不力帶來的嚴重后果,對組織的問責處分心服口服,又深切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厚愛,痛定思痛……”“80后”干部,徐州市某縣經濟開發區黨工委一名干部曾因分管部門數據造假問題被問責。受到處分后,他感到心理包袱重,“面子上掛不住”。
徐州市紀委監委將其列入重點回訪對象后,精準擬定“以鼓勵關心為主、以激勵教育為主、以勉勵奮進為主”的個性化回訪方案和談話提綱,幫助其快速調整好狀態,重拾干事創業信心。最終,這名干部因綜合表現突出,被推薦至省屬國企掛職。
處分只是手段,挽救才是目的。江蘇省紀委監委貫徹落實“懲前毖后、治病救人”方針,通過做細做實思想政治教育,用心用情開展跟蹤回訪,公平公正實施考核評價,打出了一套教育幫扶“組合拳”,幫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來,重燃干事創業熱情。
做好思想工作,是幫助“跌倒”干部重新站起來的關鍵。對于受處分黨員干部,江蘇紀檢監察機關認真開展談心談話,注重運用黨性教育、政策感召、紀法威懾,以“暖心”換初心。同時,采取登門懇談、集中座談、書面訪談等多種形式開展回訪教育,幫助受處分黨員干部端正態度、改正錯誤、重拾干勁。
為了讓“跌倒”干部更好站起來,江蘇紀檢監察機關深入了解被處分黨員干部在影響期內的現實表現和工作業績等情況,對考核評價良好、處分影響期滿的黨員干部,該推薦的及時推薦、該出具廉政意見的及時出具,對徹底改正錯誤、工作表現突出的黨員干部,支持組織部門用起來。
推動“三個區分開來”具體化、規范化是一項系統工程。江蘇省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堅持多管齊下、協調推進、綜合發力,不斷釋放監督執紀執法正向效應,提升落實“三個區分開來”的科學性、實效性,持續凈化政治生態,更好激發廣大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營造擔當作為、心齊勁足的干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