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要振興,產業必振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各地立足特色資源,關注市場需求,緊緊扭住鄉村產業振興不放松,做大做強各類特色產業,拓展農民致富路徑。
重慶市萬州區溪口鄉通過重慶市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市級示范項目的資金支持,讓農企建起100多畝李子園大棚,化解商品果率較低難題。今年,該大棚產蜂糖李15000公斤,銷往上海、武漢、四川等地。(重慶市萬州區紀委供 程光屬 攝)
海口“新村民”告別城市繁華和喧鬧,走進農家小屋、鄉村田野、種養基地、宣講現場……用熱情、知識和技能參與鄉村振興偉大實踐,為傳統農業轉型注入新思想、新理念、新動能。圖為海口市秀英區東山鎮東藜禾豐草編工坊創始人正在教授村民草編技術。(海南省海口市紀委監委供 石中華 攝)
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依托優勢資源,發展2.2萬畝金銀花產業,并以花為媒,通過舉辦金銀花采摘節,進一步推動金銀花產業發展新業態,進一步促進群眾種植金銀花積極性。圖為參賽選手正在采摘金銀花。(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紀委監委供 吳浩宇 攝)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是著名的“中國小白杏之鄉”,為大力發展杏產業,該市形成了涵蓋杏干、杏脯、杏子罐頭、杏酒等產品的產業鏈,進一步拓寬了銷售渠道,帶動當地群眾就業和增加果農收入,杏產業也成為助推當地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圖為在庫車市墩闊坦鎮巴格灣林果農民專業合作社內,群眾忙著查看杏子晾曬情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市紀委監委供 袁歡歡 攝)
江西省泰和縣依托當地特色農業農村資源,大力發展南瓜種植產業。圖為沿溪鎮倉嶺村有機南瓜種植基地,農民正在分揀采收的南瓜。(江西省泰和縣紀委監委供 鄧和平 攝)
浙江省龍游縣推廣“互聯網+企業+農戶”“飛雞”養殖產業共富“造血”新模式,通過共享銷售平臺資源,以提供雞苗、收購雞蛋、回收成雞的運行模式帶動養殖戶發展養殖,實現養殖戶在家門口增收致富。圖為創始人在龍游飛雞生產基地給養殖戶詳細介紹飛雞養殖技巧及銷售模式。(浙江省龍游縣紀委監委供 陳水和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