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技術與農業的嫁接融合為傳統產業帶來了蓬勃生機,各地加快智能灌溉、智能溫室、無土栽培等現代化農業技術的推廣運用,助力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同時助推鄉村振興。
山東省蘭陵縣以科技引領農業發展,運用物聯網技術對無土栽培溫室內的光照、溫度、營養液濃度進行監測和控制,大大降低了勞動強度與成本。(山東省蘭陵縣紀委監委供 楊家鵬 攝)
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江南奶牛廠利用智能技術養牛,根據喂養網絡信息中心系統軟件精準依照規范上料,同時結合智能終端、數據庫等技術實現生產、運輸環節的精準監管。(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紀委監委供 朱培新 攝)
在江西省上猶縣東山鎮一家水稻數字育秧工廠,隨著傳動鏈條的轉動,一層層秧苗可以循環變換位置進行葉面施肥、智能補光,不僅省地、省種、省工、節能,還有助于提高育秧效率和秧苗成活率。(江西省上猶縣紀委監委供 楊文國 攝)
清晨,在海拔1100米的重慶市豐都縣棗豐協作高新技術產業園,技術人員正在查看微穗快繁數智育苗工廠里的控制系統,該系統可實現水肥一體化精準控制,能實現年育苗80萬株、產值120萬元。(重慶市豐都縣紀委監委供 盧旭 攝)
貴州省貴定縣使用植保無人機對縣域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作業,通過科技手段助力田間管理。圖為在貴定縣盤江鎮金海壩區,“飛防”專業技術人員操控無人機在稻田里噴灑農藥。(貴州省貴定縣紀委監委供 張蕓 攝)
浙江省浦江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新模式,打造集土壤改良、智能灌溉、精準施肥、生長監測、蟲害防治等功能于一體的全程可溯數字平臺,實現遠程可視化監控和數據實時傳輸,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幫助農民們增產豐收。(浙江省浦江縣紀委監委供 洪小嵐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