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欧美二区,91欧美大片,免费美女久久99,中文字幕伦理免费在线视频

首頁 > 鉤沉稽古 > 正文
記憶 | 《才溪鄉調查》是如何誕生的
時間:2023-03-31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鐵的事實”就是“有力的武器”

《才溪鄉調查》是如何誕生的

才溪鄉調查舊址。陳榮彬 攝

  陽春三月,福建省上杭縣才溪鄉調查舊址晴空萬里、綠草茵茵,百畝“紅軍公田”里,油菜花搖曳生姿,一片金黃。

  昔日革命戰爭的硝煙早已散去,先輩們留下的足跡在今天卻越來越清晰。

  才溪鄉調查是毛澤東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開展的一次著名的農村調查,是中國共產黨人走群眾路線,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實事求是的光輝典范。

 才溪鄉調查產生于極其復雜的斗爭環境

  1933年秋,國民黨調集了100萬軍隊,200余架飛機,向各革命根據地發起第五次軍事“圍剿”,其中50萬兵力進攻中央蘇區。與此同時,國民黨加緊對中央蘇區的經濟封鎖,企圖從軍事和經濟兩個方面扼殺中央蘇區。

  軍事和經濟形勢的緊張,加上受“左”傾“進攻路線”的影響,各級蘇區政府都忙于對外發展革命戰爭,而對于蘇區經濟建設較為漠視,甚至對立起來。正如毛澤東當時所說,有些同志“認為革命戰爭已經忙不了,哪里還有閑工夫去做經濟建設工作,因此見到誰談經濟建設,就要罵為‘右傾’。他們認為在革命戰爭環境中沒有進行經濟建設的可能,要等戰爭最后勝利了,有了和平的安靜的環境,才能進行經濟建設”。

  當時,擔任中華蘇維埃臨時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澤東深感憂慮。為了批駁和糾正“左”傾論調,切實打破國民黨對蘇區的經濟封鎖,解決蘇區軍民生產生活和紅軍戰爭遇到的物質困難,毛澤東把目光投向了中央蘇區模范區、福建省第一模范鄉——才溪鄉,決定再次到才溪鄉開展調查。

  此前,毛澤東曾先后兩次到才溪鄉作調查。

  第一次是1930年6月上旬,毛澤東在贛南尋烏開展社會調查后,帶了一個警衛連,經楊梅、蘭背、吉潭、滋溪、福建武平、上杭千家村(今珊瑚鄉)來到才溪,了解閩西地區土地革命和根據地建設情況。

  第二次是1932年6月上旬,毛澤東率領紅軍第一、五軍團攻打漳州勝利后,回師中央革命根據地來到才溪,目的是解決如何把經濟建設推向新高潮,為支援紅軍和改善群眾生活作出更大貢獻問題。

  1933年11月下旬,毛澤東從江西瑞金出發,沿汀江而下,在官莊龍頭潭上岸后,步行經過蜈蚣嶺、梨子嶺來到才溪鄉。這次調查的目的是總結和推廣典型經驗,用才溪蘇區建設的模范事實來駁斥“左”傾錯誤思想關于根據地建設的種種錯誤論調,并為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作準備。

  毛澤東要以“鐵的事實”為“有力的武器”,“去粉碎一切機會主義者的瞎說”。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第三次到才溪,毛澤東先后召開了各種類型的座談會,如區、鄉工作人員座談會、工人代表會、貧農代表會、耕田隊長會等。調查會上,毛澤東自己口問手記,并同到會人員展開熱烈討論。

  在區、鄉干部座談會上,毛澤東聽取了才溪擴大紅軍、優待紅軍家屬、政權建設、生產支前、經濟建設、物價對比、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情況匯報,并和干部們展開討論。當兵是怎樣去的?對紅軍家屬如何照顧?選拔干部是如何進行的?如何組織婦女、老人搞生產建設?干部們一一回答。毛澤東作了詳細的記錄。

  毛澤東在才溪鄉的調查,事先列出調查提綱,調查綱目既全面又具體。調查會有問有答,開得很活躍。例如調查物價,豬、魚、雞、鴨、蛋、木、鐵、布、鹽、茶、紙、油等的價格,一概問個齊全,當問到土紙在暴動前后的價格時,與會者答不出來,區鄉干部只好到附近的消費合作社問工作人員,回來再告訴他。

  除開調查會外,毛澤東還深入到紅軍烈士、外出蘇維埃干部、貧苦農民家里訪貧問苦,同他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和發明創造,了解他們有何愿望和要求,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毛澤東離開才溪前夕,還召開了區蘇維埃工作人員會議。毛澤東對才溪區、鄉干部工作很滿意,熱情地鼓勵他們說:“你們能深入群眾,和群眾打成一片,既能和群眾一起鬧革命,又能幫助群眾解決困難,這很好。如果光叫群眾去參軍,要公糧,你給了群眾什么?如群眾的勞動問題、生活問題、疾病問題都要幫助解決。最重要的就是發動群眾互相幫助。”毛澤東勉勵大家:“才溪的工作做得不錯,是個模范鄉、模范區,要保持下去,不要驕傲!”

  通過十多天的廣泛深入調查,毛澤東在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的基礎上,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從七個方面總結了才溪鄉的經驗,寫下了著名的《才溪鄉調查》。《才溪鄉調查》內容十分豐富,涉及當時才溪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才溪鄉調查》用事實來說話,科學論證了在國內革命戰爭環境下根據地建設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它嚴厲駁斥了“左”傾教條主義者總是把革命戰爭與經濟建設、群眾生活的改良、擴大紅軍和生產支前對立起來的錯誤論調,揭示了“只有經濟建設配合了政治動員,才能造成擴大紅軍的更高的熱潮,推動廣大群眾上前線去”的客觀規律。整篇文章文字質樸、毫不粉飾矯作,是以一種求實的態度、科學的方法、深入的作風形成的調查研究報告。

  實事求是的精神歷久彌新

  《才溪鄉調查》的原名是《鄉蘇工作的模范(二)——才溪鄉》。1934年1月在江西瑞金召開的全國第二次蘇維埃代表大會上,中央政府把《鄉蘇工作的模范(二)——才溪鄉》作為大會材料發給到會代表學習。在會上,中華蘇維埃政府主席毛澤東號召全蘇區人民向典型學習,團結千百萬群眾,建立起真正的銅墻鐵壁,發展革命戰爭,消滅一切反革命,奪取全國的勝利。

  作為鄉蘇維埃政府建設的模范,《才溪鄉調查》在《紅色中華》全文刊發。1934年2月2日、2月9日、2月23日,中國共產黨蘇區中央局《斗爭》雜志分別以第45期、46期、48期,用《上杭才溪鄉的蘇維埃工作》為題,發表毛澤東才溪鄉調查報告。而當時《紅色中華》發行量4萬份、《斗爭》發行量近3萬份,中央蘇區人口大約500萬,其讀者覆蓋面是很密集的。

  “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不做正確的調查同樣沒有發言權”。毛澤東才溪鄉調查,以“放下臭架子、甘當小學生”的精神,為全黨樹立了一個“眼睛向下”,深入實際了解社會基層情況的榜樣。毛澤東積極倡導求真務實的精神和作風,率先垂范,影響和帶動了一大批重視調查研究、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善于走群眾路線的蘇區干部,形成了關心群眾、廉潔奉公、模范帶頭的“蘇區干部好作風”,贏得了蘇區人民群眾發自內心的稱贊。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才溪鄉調查》彰顯的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求真務實的政治品格、堅持群眾路線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作風,歷經風雨滄桑仍歷久彌新,永放光芒。

版權所有: 中共徐州市紀律檢查委員會 徐州市監察委員會
地址:徐州市昆侖大道1號徐州市行政中心
傳真:0516-83732244 E-mail:sjwxjs1@126.com
蘇ICP備05004497號-1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灵山县| 军事| 集安市| 柳江县| 新田县| 通许县| 米泉市| 东阿县| 始兴县| 遂平县| 巴南区| 若尔盖县| 文安县| 察雅县| 拉萨市| 万州区| 西乌珠穆沁旗| 武陟县| 同仁县| 宝鸡市| 湘潭市| 阿瓦提县| 新和县| 崇仁县| 邯郸市| 长沙市| 澎湖县| 偃师市| 南澳县| 六盘水市| 从江县| 吴忠市| 日照市| 炎陵县| 万源市| 防城港市| 本溪| 雷波县| 夹江县| 乐昌市| 奉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