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徐紀案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腐蝕和反腐蝕斗爭長期存在,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盡棄,反腐敗沒有選擇,必須知難而進。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堅決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堅持嚴的主基調不動搖,堅持無禁區、全覆蓋、零容忍,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把“嚴”字長期堅持下去,有力消減存量、有效遏制增量,把一體推進“三不”的科學思路、有效方法落實到正風肅紀反腐的全過程、各方面。
數據最有說服力。2021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查處各類違紀違法案件4524件,涉嫌職務犯罪移送司法機關118人。這份正風反腐“成績單”,展現了全市反腐敗一刻不停歇的鏗鏘節奏,不負900多萬人民對廉潔徐州的期待,充分彰顯了市委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懲治腐敗的堅定決心,也是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懲腐肅貪工作成效的合格答卷。
——持續雷霆之勢重拳反腐懲惡,保持對腐敗的壓倒性力量常在
緊盯突出問題,果斷亮劍出擊,反腐沖鋒號角長鳴。發力配合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專項行動,查處政法系統干警136人;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聲勢不退、力度不減,以優異成績獲評全國掃黑除惡先進集體;開展糧食購銷領域腐敗問題專項治理,查處47人;深化供銷系統腐敗問題專項治理,查處6人;聚焦基礎設施建設、民生醫療保障等權力集中、資金密集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嚴肅查處了市檢察院原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祁某某、市住建局原黨委委員、副局長苑某某、市兒童醫院原黨委書記曹某某、新沂市經發局原局長張某某等嚴重違紀違法案件,全年共查處縣處級領導干部23人,鄉科級299人,保持懲治腐敗的強大震懾力量常在,堅定不移把反腐敗斗爭推向縱深。
瞄準“關鍵少數”,嚴懲“靠企吃企”,深化國企反腐工作。中央紀委五次全會工作報告強調,持續懲治國有企業腐敗問題。國資央企是國民經濟的壓艙石、頂梁柱,由于身處經濟建設最前沿,掌握大量資源資金,國資央企歷來是腐蝕與反腐蝕的主戰場、“圍獵”與被“圍獵”的重災區。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省紀委監委指定,市紀委監委立案查辦了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北方大區原黨委書記、總經理李某某、中糧集團有限公司原專職監事夏某某、中國化工橡膠公司原黨委副書記鞠某某等重大腐敗案件,在上級紀委監委的堅強領導下,在國資央企領域反腐敗工作發揮了徐州“鐵拳”力量,展現了徐州“鐵軍”擔當,鮮明的工作成效受到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的充分肯定。
堅守人民立場,注重系統推進,用心辦好“身邊小案”。堅持牢固樹立人民立場,始終堅持從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和反復出現的問題出發,深入整治民生領域的“微腐敗”、妨礙惠民政策落實的“絆腳石”,注重從個案查處到專項整治、全域治理,不斷提升群眾對反腐敗工作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扎實推動停車收費“微腐敗”問題專項整治,深挖細查背后存在的謀私貪腐問題,采取留置措施6人,處分12人,追繳資金480余萬元,推動整改各類問題740個。針對高齡老人尊老金、困境兒童生活補貼、殘疾人兩項補貼發放對象不精準、審核把關不嚴等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采取留置措施6人,處分822人,追繳資金930余萬元,推動出臺各類制度規范18個。
——匯聚懲治腐敗工作合力,用好“四種形態”管住“絕大多數”
發揮各方優勢,高效協同配合,釋放聯合辦案效能。用好“室組地”聯合辦案機制,充分發揮地方紀委監委攻堅克難隊伍優勢。2021年,邳州市紀委監委具體承辦,與省紀委監委第十三監督檢查室、駐省政府辦公廳紀檢監察組、市紀委監委組成聯合調查組,成功查辦了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許某某、謝某、丁某某涉嫌受賄犯罪系列案件,全案共立案留置10人,涉案金額1100余萬元。市紀委監委二室注重發揮“室地”聯動優勢,指導督辦賈汪區紀委監委對該區應急管理局原局長徐某某案的初核及審查調查工作,采取留置措施查清徐某某涉嫌2100余萬元犯罪問題。
加大追逃力度,前置防逃部署,鞏固懲腐“合圍態勢”。強化追逃追贓高壓態勢,有逃必追,一追到底。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大數據的引領作用,實現快速精準出擊,及時封堵外逃路徑,全年共追回職務犯罪網上逃犯8名,控制到案潛逃人員9名。市追逃辦與辦案部門建立合成作戰工作機制,有效防止留置對象潛逃事件發生。在強大的震懾和政策感召下,2021年全年有5人主動投案。4月30日,銅山區稅務局工作人員丁某主動向紀委監委投案,向組織主動說明了挪用稅款300余萬元的問題。“為什么要主動投案,我覺得自己做的事,瞞也瞞不住、躲也躲不了、逃也逃不掉。只有早投案、早交代,才能早一點把心里的石頭放下。”丁某說。
堅持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精準適用“四種形態”。在堅持少用慎用、又敢用善用留置措施辦好嚴重違紀違法和職務犯罪案件的同時,注重監督執紀執法由懲治極少數向管住大多數拓展,既放大了不敢腐的震懾效應,也及時幫助犯錯誤干部回到正確軌道。2021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批評教育幫助和處理13160人次,運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種形態占比分別為70.7%、24.7%、1.2%和3.4%,與2020年同期數據相比,在第四種形態占比保持穩定的同時,第一種形態占比上升,有效管住了“絕大多數”。
——深化以案促改一體貫通“三不”,同向發力綜合效果逐步凸顯
強化系統思維,推動建章立制,精準堵塞制度漏洞。“以案促改、以案促治,就好像下棋一樣,落子前就要考慮到長遠和全局,才能把整盤棋下活、下好。”談及對“三不”一體推進的認識,一位基層紀委監委審查調查部門工作人員這樣形象地描述。沛縣紀委監委在辦理該縣住建系統窩案串案過程中,注重同步深入分析系統性腐敗案件背后的風險隱患、共性問題,深入查找問題背后存在的制度漏洞、監管盲區等,督促縣住建局、房產服務中心等6家單位制定完善了18個縣級層面文件,織密制度籠子。
突出問題導向,深化標本兼治,政治生態持續優化。始終堅持從政治上去審視審查調查工作,在一體推動“三不”中實現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善向好。新沂市紀委監委在推進基層腐敗治理工作中發現,鎮級以下案件占77%,留置案件中村干部人數占42%,暴露出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問題易發頻發。結合辦案情況,經深入調研,探索構建了以“一組一室兩員”為抓手,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通力合作、部門各司其職、市鎮村三級聯動的工作格局。實現該市涉紀信訪量同比下降18.7%,鎮以下涉紀信訪量下降17.4%,違紀問題發生在本年度的案件下降13.2%,基層政治生態治理初顯成效。
健全監督機制,做實教育引導,用足用好典型案例。深化“三書兩會一檢查”,引導審查調查對象撰寫懺悔書、家書、獻言書,開好民主生活會和案件剖析會,并開展專項檢查。注重深入剖析腐化墮落的思想軌跡,有針對性地開展警示教育,發揮“不敢”的震懾作用、“不想”的教育作用,同時結合崗位特點查找梳理相關領域廉政風險點,分析腐敗背后的制度癥結,為開展有針對性的監督提供發力點。注重把“不敢”的案例資源轉化為“不想”的教育資源,組織指導案發地區部門單位開展警示教育活動210余場,讓警示教育觸及思想、觸及靈魂。
風正時濟,自當破浪前行;任重道遠,更需快馬加鞭。新的一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將繼續圍繞“國之大者”,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堅持“嚴”字當頭,保持反腐定力,持續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奪取更大治理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