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徐州市委堅強領導下,徐州市紀委監委按照中央紀委、省市紀委全會工作部署, 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主題,堅持穩中求進、實事求是、依規依紀依法,堅持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深入推進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在徐州市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進程中忠誠履職盡責,具有徐州特色的廉潔政治“三清示范區”呈現越來越清晰的現實模樣。即日起,本報刊發“高質量推進‘三清示范區’巡禮”系列報道。
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僅是反腐敗斗爭的基本方針,也是新時代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方略。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各級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以建設廉潔政治“三清示范區”為主線,堅持“系統化、一體化、法制化、信息化、專業化”工作方式,深刻把握不敢、不能、不想的內在聯系,把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結合起來,堅持有腐必反、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一體開展,實現查處一起案件、完善一批制度、教育一方干部的目的,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要求落實到正風肅紀反腐各方面,增強了系統治理、依法治理、綜合治理、源頭治理能力,逐步走出一條貫通運用“三不”一體理念的“徐州路徑”。
持續保持高壓態勢,以“不敢”為“不能”“不想”創造條件
堅持有貪肅貪、有腐反腐。堅持重遏制、強高壓、長震懾,對黨的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特別是十九大后仍不知止、膽大妄為的,發現一起查處一起。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紀委全會精神,堅持系統查、查系統辦案理念,聚焦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傳統腐敗和新型腐敗交織、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交織,持續深化懲腐肅貪工程,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立案1.9萬件,查辦處級干部案件218件,移送司法機關610人,始終保持懲腐肅貪高壓態勢,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堅決打贏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攻堅戰,持續深化“打傘破網”,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案件514件,打掉“保護傘”75人,黨紀政務處分251人,堅決掃除啃食群眾獲得感的毒瘤,厚植黨長期執政的基礎,該項工作得到中央掃黑除惡督導組充分肯定。
堅持全面從嚴、一嚴到底。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糾正“四風”問題新表現的重要批示精神,毫不松懈糾治“四風”,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公款吃喝、餐飲浪費等歪風陋習露頭就打、反復敲打,中央八項規定實施以來,全市共查處違規違紀問題908件,處理1294人。分級分類集中專項整治,開展“一桌飯”公款吃喝、微信收受禮金、“私車公養”等專項治理,部署違規使用公務加油卡專項治理,注銷公務加油卡2961張,挽回經濟損失448萬元,破解了多年解決不了的“一張嘴”和“車輪子”等監督難題。從講政治的高度集中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以調研排查開道、以糾正整改推進、以監督問責攻堅,問責處理202人,通報曝光典型案例62件,進一步釋放越往后執紀越嚴的強烈信號。
堅持政治巡察、從嚴管黨。堅守“為民巡察、為黨強基”的價值取向,健全完善市縣巡察上下聯動戰略格局,打通黨內監督“最后一公里”。堅持把發現問題作為巡察工作的生命線,市縣兩級巡察機構共發現突出問題1.58萬個,移交問題線索3837件,推動挽回直接經濟損失4.3億元。針對下級巡察遇到的關注度高、情況復雜、問題集中的部門或領域,實行提級巡察,對民政、扶貧、公安等領域、單位開展提級交叉巡察。發揮專項巡察“!钡奶攸c、“巡”的威力、“察”的實效,創新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專項巡察,對29家市級機關涉企服務重點部門單位和10家縣(市)區營商辦開展巡察,發現突出問題835個,推動解決立行立改問題50件;創新開展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專項巡察,集中領域、一巡到底,發現突出問題162個,問題問責線索32條,護航國企改革發展走深走實,充分彰顯巡察利劍威懾作用。
以案為鑒以案促改,以“不能”鞏固“不敢”“不想”的成果
堅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整改。創新開展“三書兩會一檢查”,用好懺悔書、獻言書、家書,開好案件總結剖析會、組織生活會,做好檢查整改,深化以案促改,推動標本兼治。深入研究案發規律,用好紀律檢查建議和監察建議,把解決問題和建章立制統一起來。用好紀檢監察建議有力武器,國家監察體制改革以來,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發出紀律檢查建議、監察建議487份,先后向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等黨組織制發加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紀律檢查建議》,向市財政局、市文廣旅局、市公安局、市住建局等部門制發加強監管的《監察建議》,督促正確履職、健全制度、堵塞漏洞,完善權力配置和運行制約機制。
深化源頭治理、標本兼治。適時把好的經驗做法固化為制度機制,制定《關于查處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線索會商會審實施辦法(試行)》。堅守重要時間節點,節前發通知、提要求,節中抓督查、明紀律,節后嚴查處、快通報,構建常態長效機制。依托“1+4”監督工作格局,運用“三清單一報告”制度,貫通銜接“四項監督”,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市一盤棋”的協同監督機制。用好信息化、大數據手段,拓展升級“陽光扶貧+”監管平臺,實現對全市涉農資金線的全流程監督,涵蓋全市所有60余萬低收入人口,1420個扶貧項目,涉農資金總額累計達279億元;創新搭建污染防治綜合監管平臺,大幅提升污染問題處置效率,利用平臺共查處典型案例28起和責任人員84名,下發專責監督意見書26份、監察建議書8份,并在全省推廣監管平臺。
放大巡察成果,做實“后半篇文章”。在全省率先把巡察整改工作列入黨委督查體系,建立市委書記專題會調度督辦、市分管領導督導督辦、聯合督查、巡察組長回訪點評督查、交辦單督查等五項制度,先后組建10個聯合督查組,下發25個重要整改事項交辦單,推進殘疾人康復大樓啟用等一批群眾關注的項目落實。發揮派駐機構“5+5嵌入式深度監督”優勢,建立巡察監督與執紀監督、派駐監督協同參加巡察問題反饋、協同審核整改方案和報告、協同解決疑難復雜問題、協同督促整改落實的“四個協同”監督工作機制,推動被巡察黨組織解決問題1.2萬個,完善制度機制3000余項。將整改督查結果納入全市年度績效考核,4家市級機關單位因巡察整改不力,被一票否決,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堅持懲處教育并重,以“不想”實現“不敢”“不能”的升華
突出嚴管厚愛結合、鼓勵約束并重。2020年,全市紀檢監察機關運用“四種形態”處理1.09萬人次,第一、二種形態占比94.1%,管住大多數已經成為常態。分類分層次開展警示教育,堅持以案釋德、以案釋紀、以案釋法,用好典型案例,深入分析系統性、行業性腐敗規律和特點,用身邊案教育身邊人,有力提升警示教育精準性。黨的十八大以來,市委每年召開全市處級以上干部警示教育大會,市委書記現場講話,近萬人受教育。編印懺悔錄等警示教育教材17種,發放3.2萬冊,建立警示教育基地11個,4916批次45萬名黨員干部接受教育。深度挖掘兩漢廉潔文化資源,打造“漢風清韻”廉潔文化品牌,舉辦“漢風清韻·潤彭城”系列成果展,持續推進黨性教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制度化、常態化。
同步推進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強化經常性教育,推動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深入開展黨的群眾教育路線實踐活動和“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堅持春節假期后即召開全市作風建設大會,出臺《關于貫徹落實<中共中央政治局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的具體辦法》,提出作風建設“約法三章”,明確領導干部操辦婚喪嫁娶等事項“六不準”要求,嚴明“九個一律”禁止性規定。對涉及因公出訪、學習考察、參會接待等制度規定進行梳理,匯編印制“口袋書”,領導干部人手一冊,對照執行。編寫《當前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隱形“四風”問題常見表現形式及典型案例》和《當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具體表現形式和典型案例》手冊,作為自查自糾的重要依據。
壓實主體責任,凈化政治生態。緊盯被巡察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市委出臺《關于市黨政領導干部抓好巡察成果運用工作的意見》,市委、市政府班子成員對巡察報告圈閱“背書”,通過開展重點約談、參加專題民主生活會、聽取專題匯報等方式,督促被巡察單位黨組織切實解決存在問題,建立長效機制。探索實行“提醒函”制度,向19家市級單位新任職“一把手”發出《關于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持續抓好巡視巡察整改工作的提醒函》,進一步壓緊壓實黨組織書記巡視巡察整改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完善“三清示范區”建設(政治生態監測)信息平臺,全面監測全市126家市級機關單位的政治生態狀況,實時預警提醒,年終生成政治生態綜合情況報告。國家統計局江蘇調查總隊民意調查顯示,2020年,人民群眾對徐州市全面從嚴治黨綜合滿意度達到94.95分,同比上升0.92分,推動全市政治生態持續向上向善向好,為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創造良好的政治環境,以優異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